一句话,发财的发财,当官的当官,晋升或涨薪再也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而是取决于一套自动自发的机制。
深圳市某皮具公司,是一家专门经销中高档真皮皮具的企业。前两年公司在商业模式上做了一个创新,将原来作为奢侈品销售的真皮皮具,从大型百货商场的豪华专柜中撤出来,并重新将产品定位为快速消费品,价格上也做了合理回归,然后进入各家超市设立专柜销售。
商业模式的小小调整,却带来了销售额的急剧增长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数年内便覆盖到四百多家超市门店,员工上千人。然而,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该皮具公司总经理郑总却突然感到业务上越来越不给力,管理上也越来越手忙脚乱。
以前,他还叫得出每个员工的名字,也熟悉其秉性爱好,哪些人该给胡萝卜,哪些人该用大棒,哪些人该提拔,哪些人该涨薪。可现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生面孔,郑总心里一片茫然。
公司原来的组织构架是按照连锁销售企业标准模板来设置:一个店设两名导购,五个店设一个经理,五个片区设一个总监。导购中谁销售好,谁就当经理,经理中谁的片区销售业绩好,谁就当总监,一级级提拔,一级级晋升。要涨薪,先晋级!
看似十分合理的制度,其中有问题吗?当然有。
分析一下:一个店设两名导购,每个导购只对自己的销售负责,可谁对门店负责?业绩考核只看销售额,可谁对费用负责?销售英雄就该当官?可销售能力和管理能力毕竟是两回事,业绩好不等于管理能力强。可销售精英都去坐办公室了,一线销售怎么办?
有什么好的改进措施吗?经过相关机构的分析给出了相应对策:设计一套制度,可以自动自发地执行,由员工们自动提出一个合理的目标,自动晋升和涨薪。
每个门店设置一名店长,店长也是导购,但是除了自己的销售额外,还需对门店的店务、销售、成本、费用等负责。奖金提成不再只看销售额,而是看新增销售和新增利润,导购考察其个人的新增销售额,店长考察其门店的新增销售利润(扣除门店层面的各项费用)经理考察其片区的新增销售净利润(扣除片区层面的各项费用)。晋级和涨薪分开,考核指标不同,晋级考核的是管理能力,涨薪则考核其新增业绩。能当官的当官,不能或者不愿当官的就去发财。
具体来说,首先在实体岗位之间增设“辅职”:导购和店长之间增设助理,店长和经理之间增设副理,经理和总监之间设立襄理。辅职不离开原有岗位,既要承担原有工作,又作为上一级的储备人才,在辅助上级工作中历练,待上一级职位出现空缺时,则予以晋升。
然后,涨薪考核和晋级考核分开。涨薪,考核的是业绩。任何员工,一年中连续五个月或八个月的新增销售额或新增利润增长都在10%以上,底薪自动升一级。晋级,则是考察管理能力。我们设计的制度,考察的是最基础的目标管理能力和岗位管理能力,并且依据员工获得多少颗星星来进行晋级或者降级。
连锁销售企业中,总部往往是根据各个连锁店的销售目标来确定进货数量。可每家连锁店为了保证货源充足,宁可多报一点,多进一点货。积少成多,最后总部库存大的惊人。那么,如何让下面准确报出“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
设定两个考核目标,目标提出:月初,各级员工按“考核指标”自行报出本月销售目标,增长率每高于加总后公司目标增长率(每位员工的销售目标加总后,再处以上月的总销售额)4%的,加1颗星星。目标达成:月底,各级员工目标达成率(超过104%按104%算)与加总后公司目标达成率相比,每超过公司目标达成率5%加一颗星星,每低于3%减一颗星星。两方面作用,员工自己就能算出来,报的越准确,所获的星星数恰恰是最多的。
再看岗位管理。公司每月组织岗位管理综合考核评比(店长考核门店管理能力,经理考核片区管理能力),根据员工在评比范围内的排名,加减星星数。直属下级有晋级者,每晋升一个人也加相应的星星数。
最后,综合两方面,根据每级员工所获星星数进行晋级或降级。导购或20颗星星即晋升助理,负10颗星星则辞退;店长或50颗星星即晋升副理,负20颗星星则降级;经理获150颗星星即晋升襄理,负50颗星星则降级。
另外,当实职出现空缺时,获得星星最多的辅职优先晋升,且核销晋升所需的星星数。譬如某个店长积攒了69颗星星,排第一,则自动升为副理(辅职是虚职,不用核销星星),并辅助其上级经理工作。当另一区域的经理职位出现空缺时,则自动晋升为经理,并核销50颗星星,剩下19颗星星。
不愿晋升的,以其积攒的星星数兑取年终奖。公司每年提取上一年销售额的0.5%,存入公共奖金池。每年春节后第一个月,拿出奖金池中的60%作为年终奖,按总星星数分配给各级员工,兑换年终奖的核销星星数,不愿兑换的就继续攒星星,以备未来晋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