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之道:管理何必那么累
发布:盖世集团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4/9/15 9:05:45
老子:“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庄子:“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庄子杂篇·盗跖》
如果企业各阶层之间缺乏互信、互助、互爱等基本道德准则,只关注自身利益、得失,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就会受这种风气、环境与趋势所影响,促使各种关系变得微妙、杂乱,最终难于管理。人与人之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你玩我一寸,我还你一里。人与人的关系,就在彼此消长,所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处理得好,事半功倍;处理得不好,前功尽弃。倘若企业管理的政策机制宽厚,职员就淳朴;政策机制严苛、机关算尽,老板、经营者与管理者强作妄为,职员也就相应地变得狡黠难以管理。因此,在当今这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加强企业各层级间的换位思考,打造良好的职场心态,进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凝聚的为人之道,已是迫在眉睫需要面对与重视的课题。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同的身份、层级与职责,把企业人员划分为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员工四大类角色,而主导企业管理风格与走向的就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企业的投资者(老板),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其角色十分清楚。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其角色与职能较为模糊,经营者主要负责运营、决策,而管理者主要负责管理、执行。它们之间是各有分工、重点不同、互相配合的。
投资者(老板):即企业的投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管理中,真正拥有话语权的,就是那些掌握着企业经营与管理命脉的控股股东与主要股东,而那些小股东以及上市公司的那些散户股东,便不在其列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来。而控股股东,往往就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也就通常所说的真正的老板。很多非股份制企业,对“投资者”概念提得较少,而把投资者统称为“老板”。
经营者:即企业经营运作中的直接运营者、决策者,经营者直接向股东负责,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方向、模式以及重大事务进行布局、决策与操盘。经营者可能是股东成员,比如很多企业的执行总裁、总经理、首席运营官等,也可能是对外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承担经营层的职务与并行使相应职能。还有一些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他们可能不属于经营层,但因为在某些业务职能与领域内,他们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左右企业经营的方向与变化,也可以把他们归属于经营者的这个范畴。
管理者: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直接管理者、执行者,可能有股东成员作为管理者,也可能是各层级的管理人员。目前,在企业管理中,投资者、经营者与管理者均呼很累,不仅“劳力很累”,而且“劳心更累”。在压力巨大的职场中,为了让管理由“心累”变得“轻松”,就亟需重新调整管理心态:
老板,别漠视你的职员:身为企业的老板,可能存在有意无意地漠视、伤害企业职员的习惯与行为,一旦职员为此感到失落之后,便难以与企业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身为老板,何不保持平常心,平等、真诚、友爱地善待你的职员。
经营者,别迷失方向:身为企业的经营者,手握企业大权,各类资源任由调配,心态务必要摆正,时刻提醒自己走好每一步,势必成就一番事业。倘若贪图私利,也许风光一时,也许快意恩仇,结果却难免变成一盘残局。
管理者,别埋怨你的老板:身为企业的管理者,属于企业的夹心层,有很多事务需要去管理、执行与监督,却又无法自作主张,存在企业的政策约束,需要层层的请求。在管理过程中,与其把矛盾转移给老板,制造抱怨连连;不如站在理解的角度,力所能及地为老板分忧。
【大师点评】:管理者要做四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凝聚人心,培育人才,激励员工为企业贡献力量。二件是权为企所用,权为公所用,不要以权谋私。三件是要有高执行力,能把决策贯彻到底。要分得清轻重,经得起监督。四件是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员工与老板、上司的立场,为他们分忧,为他们解难。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庄子:“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庄子杂篇·盗跖》
如果企业各阶层之间缺乏互信、互助、互爱等基本道德准则,只关注自身利益、得失,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就会受这种风气、环境与趋势所影响,促使各种关系变得微妙、杂乱,最终难于管理。人与人之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你玩我一寸,我还你一里。人与人的关系,就在彼此消长,所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处理得好,事半功倍;处理得不好,前功尽弃。倘若企业管理的政策机制宽厚,职员就淳朴;政策机制严苛、机关算尽,老板、经营者与管理者强作妄为,职员也就相应地变得狡黠难以管理。因此,在当今这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加强企业各层级间的换位思考,打造良好的职场心态,进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凝聚的为人之道,已是迫在眉睫需要面对与重视的课题。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同的身份、层级与职责,把企业人员划分为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员工四大类角色,而主导企业管理风格与走向的就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企业的投资者(老板),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其角色十分清楚。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其角色与职能较为模糊,经营者主要负责运营、决策,而管理者主要负责管理、执行。它们之间是各有分工、重点不同、互相配合的。
投资者(老板):即企业的投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管理中,真正拥有话语权的,就是那些掌握着企业经营与管理命脉的控股股东与主要股东,而那些小股东以及上市公司的那些散户股东,便不在其列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来。而控股股东,往往就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也就通常所说的真正的老板。很多非股份制企业,对“投资者”概念提得较少,而把投资者统称为“老板”。
经营者:即企业经营运作中的直接运营者、决策者,经营者直接向股东负责,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方向、模式以及重大事务进行布局、决策与操盘。经营者可能是股东成员,比如很多企业的执行总裁、总经理、首席运营官等,也可能是对外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承担经营层的职务与并行使相应职能。还有一些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他们可能不属于经营层,但因为在某些业务职能与领域内,他们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左右企业经营的方向与变化,也可以把他们归属于经营者的这个范畴。
管理者: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直接管理者、执行者,可能有股东成员作为管理者,也可能是各层级的管理人员。目前,在企业管理中,投资者、经营者与管理者均呼很累,不仅“劳力很累”,而且“劳心更累”。在压力巨大的职场中,为了让管理由“心累”变得“轻松”,就亟需重新调整管理心态:
老板,别漠视你的职员:身为企业的老板,可能存在有意无意地漠视、伤害企业职员的习惯与行为,一旦职员为此感到失落之后,便难以与企业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身为老板,何不保持平常心,平等、真诚、友爱地善待你的职员。
经营者,别迷失方向:身为企业的经营者,手握企业大权,各类资源任由调配,心态务必要摆正,时刻提醒自己走好每一步,势必成就一番事业。倘若贪图私利,也许风光一时,也许快意恩仇,结果却难免变成一盘残局。
管理者,别埋怨你的老板:身为企业的管理者,属于企业的夹心层,有很多事务需要去管理、执行与监督,却又无法自作主张,存在企业的政策约束,需要层层的请求。在管理过程中,与其把矛盾转移给老板,制造抱怨连连;不如站在理解的角度,力所能及地为老板分忧。
【大师点评】:管理者要做四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凝聚人心,培育人才,激励员工为企业贡献力量。二件是权为企所用,权为公所用,不要以权谋私。三件是要有高执行力,能把决策贯彻到底。要分得清轻重,经得起监督。四件是管理者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员工与老板、上司的立场,为他们分忧,为他们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