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于一身,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随着投资的不断增长,我国物流业基础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在信息通信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但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物流企业还处于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据统计,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占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10%。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中,企业与上下游之间信息渠道不通畅、流通环节多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暴露出很多问题。
物流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层次不高。对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整体信息化需求层次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所致。我国只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将信息化重点转移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上。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向各类用户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的开放式的网络信息系统,是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重要载体。由于物流行业要和很多行业打交道,比如,交通、公安、海关、民航、铁道等等。平台建设的滞后,使得物流信息分散、条块分割,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信息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有效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不仅应用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主要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已经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业务和系统功能也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另外,多数国内物流设备都比较陈旧,与国外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普遍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目前,我国虽然有些大中专院校设立了物流专业,但其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物流中小企业多且发展的不确定性使信息化难以推动。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起点很低,实力较弱,技术有限。再加上环境的不确定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流信息化在中小企业难以推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对策。
以需求为主线,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企业应切实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路径,利用信息化手段适时、快速、高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升级和转型。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化难以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应以政府投资的方式,研制一些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从建设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投资的方式。另一种是以企业为主投资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某一行业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上。一般情况下,一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提供四类信息:一是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信息,比如公路、铁路、水运、运输装卸设备等;二是物流市场需求信息,比如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和物流总代理等;三是物流业务运作资源信息,比如国际物流报关和税收等;四是其他物流咨询服务信息,比如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预测、物流相关政策等。
制定相应的人才与教育政策,重视和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注意从上述几个方面合理构建培训内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训环境和实践环境,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的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制订物流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采用多渠道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政策。同时,制定相关法规,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验,不断完善吸引国外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如前所述,目前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非常成功的物流信息化供应商寥寥无几。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不断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商业模式。我国未来市场需求很大,国内外的著名物流系统供应商已经开始关注我国的中低端市场,传统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从制造商销售产品的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帮助客户使用信息技术获得效益。而共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将会被整合,趋于标准化、规模化。与此同时,中小信息系统供应商将在市场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寻求发展。
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为了保证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国家应针对我国现状制定和完善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和标准,以保证行业管理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换,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与分享。从而打破“条块分割”,真正打破物流信息共享的瓶颈,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