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为我们济南的历史谱写了无数绚丽的篇章,很多历史名人被镌刻在黄河文化的历史长廊中。
前文,道教巨观华阳宫中提到晋时长白山人元阳子,在章丘伏生坟得《金碧潜通》一书,便携往华阳宫修真。
伏生,名胜,济南人。济南伏氏,自伏生后至汉献帝皇后伏寿,共传十六世,经过秦、西汉、东汉三个封建王朝,历时四百余年,世传经学,东州号为“伏不斗”在中国古代改制、文化生活中,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家族。
相传伏生从十岁起就攻读《尚书》,“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矣”。可见其用功之勤。
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人,伏生当为其中之一。《汉书.百官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可见博士就是博通古今的学问家,是皇帝的顾问。正如秦始皇说:“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文学就是经学,博士都是经学家。秦始皇为了巩固已经完成的统一大业,对博士还是很重视的。“焚书”、“坑儒”,对博士的态度转变应该是其晚年,即三十四年的“焚书”,三十五年的“坑儒”。
秦始皇颁布焚书令时,也有一些人宁愿冒犯禁令的危险,想方设法把儒家的经书收藏起来,不使灭绝。伏生便是六艺之一的《尚书》经收藏者,并将其保存下来,得以流传后世。史称“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齐鲁之问,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
秦亡汉兴,儒家和儒家思想又逐渐抬起头来,汉惠帝四年,除挟书律,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文帝时,又欲求能治《尚书》者,但是当时没有人能传此书。后来听到济南有一伏生是治《尚书》的,准备把他招进朝中传授《尚书》,可是伏生这时已经九十多岁,连走路都有困难。文帝只好下诏太常(九卿之一,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官),使太常掌故晁错亲自到济南伏生家中学习《尚书》。伏生传授《尚书》,完全是口授,因年老口齿不清,晁错听不懂,乃使其女羲娥一旁代为解说。伏生之女讲的是当地方言——齐语,而晁错是河南颍川人,仍有十之二三听不懂,不过大意思是掌握了。就这样,伏生一边教授,羲娥一边转述,晁错一边笔录。终于将《尚书》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世的《今文尚书》。也就是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的《书经》。以后伏生的弟子又根据他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全》一书。《四库提要》谓“此书与经义在离合之间,属于外传之体。也有人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邹平县志.伏生博士传略》)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汉武帝时,尊崇儒术,设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乐》经已佚)专门传授五经。《尚书》学成了官学,学生跟着老师学习,学通了即可做官。从此,《尚书》学的传授,不但有了师承,而且在两汉始终和当时的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起着颇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两汉时期的《尚书》的传授情况看得出来。
根据《史记》和前后《汉书》中的《儒林传》记载,伏生在世时,曾教授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千乘(今山东苑北)人欧阳生(字和伯)。一个是济南人张生。他们教授弟子若干,均为当时知名人士(他们大都位列公卿,有的人且为帝王师),以此看来伏生保存和传授《尚书》在两汉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究竟发生了何等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尚书》学在国内外还是学者们十分重视和研究的一门学问。
伏生及其济南伏氏家族为中国文化历史的贡献可谓功莫大焉!济南伏氏,自伏生以后,经历整整两个汉朝,计四百余年,世传经学,并以经学与汉朝政权结成了不解之缘,有的人位列三公,有的尚朝公主,至伏寿则以世代经学名宦之女被选入宫廷为皇后。
伏寿即为东汉献帝之皇后,后人编为戏剧《逍遥津》(又名《血带诏》),就是讲曹操逼宫,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历史剧对汉献帝、伏后是同情的,而斥曹操为权奸。伏后在位近二十年,她和献帝一直是在权臣、悍将的挟持下过着傀儡式的朝不保夕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对患难夫妻。
伏寿死后,其所生二皇子也一起被处死。伏氏在东汉末已形成一个大家族,经过此次事变,伏寿兄弟及宗族被株连而死者数百人,母樊盈等十九人流放涿郡,伏氏一族凋零殆尽。
伏生(胜)及其家族是历史文化的捍卫者,并且是《尚书》即《书经》的直接传授者,是我们济南人的骄傲,传播黄河文化应将其英名及事迹传留后世,永垂千秋!
村委/侯秉华
【上一篇:黄河颂】